首页

女王视频调教论坛

时间:2025-05-30 06:34:21 作者:评论:从“减法”中看共同富裕 浏览量:24873

  台湾当局已花费约500亿元新台币打造的首艘“自造潜艇”(名为“海鲲号”),出海日期将延宕。据台湾媒体近日报道,“海鲲号”目前正在泊港测试中,但70多个项目未通过测试,需进行补测。原预估今年10月进行的出海测试,要延后至明年。

“海鲲号”。图片来源:中时新闻网

  “马上”始终没有发生

  台当局“自造潜艇”相关计划始于2016年,2019年5月定下合约工期,2020年11月举行“开工典礼”。时任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开工典礼”上宣称,“自造潜艇”的动工“展现落实防务自主决心”。

  2023年9月,“海鲲号”于高雄举行命名暨下水典礼,蔡英文主持。据台媒报道,会场保密措施严密,禁止专业军事记者前往采访,有消息指当时“海鲲号”的电池和桅杆尚未装配完成。蔡英文被批评好大喜功,“把潜舰(艇)视为个人历史定位的重要标的”。

  2024年2月“海鲲号”进行“浮船测试作业”时,有报道指,当时“海鲲号”仍有诸多装备未安装,几乎是空船状态,吃水也不深,露出大半个船身。报道称,“海鲲号”到台船公司干坞坐墩后,将装设电瓶、潜望镜等设备,以及进行动力等测试,一切符合标准后,才能出海。

  当时岛内就有不少“专家”称,“测试即将完成,马上就可以进行出海测试”。这一“马上”,直到现在都没发生,反而在9月传出尚有70余个项目未通过测试的消息,出海测试恐将拖至明年。

“海鲲号”。图片来源:中时新闻网

  “自造潜艇”有无能力及必要

  台当局“自造潜艇”议题,争论已久。有媒体分析,台湾是不是有能力“自造”是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自造”是另一个问题。

  实际上,台湾打造潜艇的能力一直受到质疑。据媒体报道,在台湾“自造潜艇”相关计划中,零组件分三大类,台湾无法研制与生产的装备武器,如声纳、鱼雷(管)等战斗系统,被归纳在“红区”;同样不易取得,但是台湾未来有可能自制的零件属于“黄区”;“绿区”则是台湾能够自行生产的零组件。“红区”几乎都是关键系统。

  另外,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早前曾撰文指出,台当局“自造潜艇”最大的挑战是经费,若要自造8艘潜艇,光是前4艘就要花费军费达5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长期操作维护成本等。文章称,许多利益团体支持“自造潜艇”,想让当地造船产业获利,但其对经济利益的估计显然过于乐观。

  台湾民众对“自造潜艇”也颇有怨言,有网友表示,“这哪里是‘海鲲’?明明是民进党的‘钱柜’!”“这潜舰(艇)会不会最后也封存三十年,永远不下水,或是没人知道有没有下过水,因为被当成绝对机密封存了。”

  大陆方面对此也有明确表态。早在2017年,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表示,通过发展一些进攻性武器为自己的错误政治路线保驾护航,只能升高两岸紧张、对抗,对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没有任何益处。

  在去年9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吴谦指出,台湾“自造潜艇”不过是螳臂当车,所谓的“阻止解放军进入太平洋”是痴人说梦。

  今年3月,有台媒报道,赖清德参观台“自造潜艇”,提出加速潜艇生产。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此表示,浪费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搞这些没用的东西,不会让台湾更安全,只会让台湾同胞越来越不安。民进党当局搞分裂对抗没有出路,妄想“以武谋独”更是不自量力。

  如台湾《中国时报》刊文指出,只有争取两岸和平发展,才是长治久安之道。民进党当局应三思。

  作者 游今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湃】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

3月28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布了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领域探索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包括“跨域统一生态环境准入制度”“跨界饮用水水源地共同决策、联合保护和一体管控机制”等四项成果,这是针对跨区域共保联治普遍性问题、重难点问题所进行的有效探索和经验总结,已经具备较好的实施成效。

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

阿勒赛伊告诉记者,自己经常网购中国商品,即便有时需等待一个月的物流时间,“先前就听闻新疆蜂蜜品质很高,这次买些给妻子和女儿尝尝。”

“马鞍山长江保护日”的绿色承诺与行动

眼下正是菌棒移栽关键期。连日来,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腰潞镇睦兴村稻菌轮作生产基地,每天都有110余名工人工作。他们在地里铺好地膜,将大棚里养殖的一根根菌棒运输到路边,再将菌棒整齐有序地放置在田间地头。在食用菌种植大棚,工人们忙着为木耳菌棒打孔、接菌、挂袋。

农工党中央拟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60件提案 紧扣医卫及人口资源等

今年10月和11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六届进博会将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举办,进博会携手“一带一路”,接下来还将结出更多硕果……(浦帆 周孙榆 康玉湛)

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据了解,当日的演练主要是为测试跨境救护车来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及香港指定医院(屯门医院和香港儿童医院)的行车路线,以及救护车出入境安排。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